兒童免疫及醫療程序:對付恐懼的方法

每一個小朋友,或多或少都需要接受一些痛苦的治療,好像打預防針、抽血、縫合,甚至動手術或接受長期治療。其實,爸媽可以有很多方法,幫助孩子順利接受這些治療,避免造成長遠的創傷,甚至讓這些經歷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。

學步寶寶或學前兒**的應對方法。**

  • 陪伴孩子。 有您陪伴在旁,小朋友可能會哭叫得更厲害,但長遠來說,他將更能夠調整自己接受這些挑戰。如果您無法陪伴他,就請一個能夠全心全意支持小朋友的人陪伴在側。如孩子感覺被遺棄,將會比肉體痛苦更難受。

  • 解釋情況。例如,您可以說:「他們會在你的手臂緊緊綁上橡膠繩,然後你會感到有點刺痛的感覺……」如果騙孩子不會痛,很快就好了,或有其他隱瞞,都不是一個好主意。失信於孩子,只會令他們更焦慮。要告訴孩子接下來他要怎樣做:「乖乖將手放好不亂動,護士小姐就可以盡快幫您弄好了。可以哭,但千萬不要動。」

  • 解釋要簡短。 喋喋不休的講解,只會令年幼的孩子更迷茫。如要解釋「為甚麼」,只需輕輕帶過就可以,例如: 「打針不容易生病。」

  • 已經完成了! 每完成一個步驟都讓孩子知道,並預告接下來會發生的事,例如:「我們現在完成了,現在就去吃說好了的冰淇淋吧。」家長必須明白,對孩子來說接受治療是一件艱鉅的事,所以不妨讓他知道,您為他完成治療感到很自豪。

  • 建立信任。避免將治療說成是一種恐嚇,又或是如果他不乖,兇醫生和兇護士就會來打針,因為這樣會令孩子不信任醫護人員,產生「爸媽竟然將我交給壞人!」的想法。

  • 要明白事理。盡可能 讓孩子做點決定(可以問:想要哪種顏色的貼紙?),當無可選擇時,則不要讓他們做決定。(不該問:你想縫合傷口嗎?) 對孩子來說,如果他以為自己可拒絕而爸媽卻逼他做治療,他會感到被出賣。

學前兒和學齡兒童的應對方法。

  • 解答問題。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理解為何他需要接受治療,所以您要準備好為他解答問題。

  • 由孩子主導。 有些孩子會對血和傷口感好奇,有些則會感到害怕。家長可以隨遇而安,不要逼他或禁止他了解病情。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,如能預先在腦海裡預演一次將會發生的事,能讓他們更有心理準備。當他們知道治療步驟的詳情,他們會覺得較有安全感,感覺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之內。

  • 參加住院前置說明和看有關書籍。 如果孩子需要動大手術或接受長期治療,讓他們接觸其他同病相憐的小病友,會對孩子有好處。

  • 說故事。 孩子都喜歡將他們曾經歷的事講成「恐怖故事」,聽聽就可以了,不用為那些過度誇張的內容而驚訝,只需將重點放在他們如何康復、如何對抗病情,看看那些康復的傷口、消失的疤痕,又或是根本不留痕跡的針孔就好了。

謹記保持冷靜,就能向孩子示範如何好好處理這些情況,孩子習慣了會愈來愈合作的。

了解更多 媽咪專區